“穩定向好”——近日,北京市委市政府亮出瞭今年上半年北京經濟發展“成績單”。在房地產業“降溫”的同時,北京上半年完成瞭GDP7.2%的增長。 記者瞭解到,今年上半年,北京房地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6%,同比進一步出現下降。與此同時,北京財政收入對於房地產的依賴程度也在不斷降低。 “北京不會輕易出臺新的房地產政策。”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在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表示,北京不會輕易放松限購等措施,否則會削弱結構調整的動力,影響城市可持續發展。 “限購令”推進經濟結構轉型 一周前,河北保定人劉曉(化名)從位於朝陽區石佛營的一傢房產中介辭職。 &ld食品quo;整整兩個月沒賣出一套房。”劉曉說,店裡近幾個月至少已有5個同事離職,多數都選擇瞭轉行。 28歲的劉曉經歷瞭北京房地產市場繁盛的時期。寶貝 知道你下面有多濕嗎那時候石佛衛生營東路一條並不寬的街兩邊,有著十幾傢大大小小的房產中介,業績好的業務員一個月能賣出十幾套房。 不過,過於依賴房地產的地方經濟增長模式,幾年前起食品已被詬病。專傢認為,房地產市場的急劇膨脹帶來地方政府的賣地熱情,令地方經濟增長滑入瞭一種依靠“土地財政”拉動的畸形模式。 2012年,北京市財政部門一名負責人曾坦言,安全北京的財政收入“如果談問題”,就是財政收入中來自房地產的稅收比重較高,此前基本能達到20%左右。而北京土地資食品源稀缺,人口資源環境壓力加大,“財政主要依靠房地產收入的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事實上,2010年起,北京市已主動采取瞭限房、限車等措施。同時,在經濟增長上開始專註於結構性調整。 其後,北京也經歷瞭轉型的“疼痛”——和全國其他省市相比,北京經濟的增粉嫩小女生長速度一度位居最後。對此,時任北京市市長的郭金龍曾表示,雖然看上去經濟增速慢瞭,但經濟結構帶來瞭積極變化,“經濟發展初步擺脫對房地產投資和汽車消費的過度依賴。” 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北京財政收入中房地產所占比例已降至14%。 劉曉感覺到瞭這種變化。他所在的石佛營“中介一條街”冷清瞭不少,一些小中介紛紛關張。與此同時,房價趨於平穩,不再像脫韁的野馬一樣失控狂飆。 “北京經濟要實現穩增長,房地產軟著陸是基本前提。”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指出,房地產價格須通過調控,實現有序緩慢回落,在這個過程中令房地產建設、投資與實際需求相吻合,將泡沫和風險有效地“擠”出。 經濟增長對房地產依賴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