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買房不再適合進行資產投資瞭!”鄭偉傑(化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感嘆道,“不動產登記條例出臺,房產稅也可以預期出臺,多餘的房屋可能還要背負更多的稅負。” 鄭偉傑是深圳的一名個人投資者,在過去10年進行瞭許多不動產投資,但從現在看來,未來投資安排需要變化。 12月22日,中國政府網全文發佈由國務院簽署通過的《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將從2015年3月1日起施行。條例明確規定,建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各級不動產登記機構登記的信息應當納入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國傢、省、市、縣四級登記信息可以實時共享,國土資源、公安、民政、財政、稅務衛生、工商、金融、審計、統計等部門應當加強不動產登記有關信息互通共享;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可以依法查詢、衛生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提供等。 “不動產登記條例的出臺落地是未來房產稅實施的根本。通過我們的測算,將大概抑制包括投機、投資和改善類約10%的購房需求。”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向記者表示。 被擠出的需求 市場普遍認為,不動產登記將會導致新一輪的投資客集中拋售房產,高端二手房供應量有望增加,進一步打壓房地產熱特別是二手房價格。Wind統計顯示,22日中國資本市場房地產板塊重挫約3%,其中18隻股票跌停,整個板塊僅14隻個股上漲。 “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開發商,該政策短期內肯定是利空的,這將影響到市場的成交心理,大傢肯定還是傾向少買房。”歐陽捷告訴記者。 世邦魏理仕華東區研究部資深董事謝晨對記者表示,短期利空更多是心理層面,不動產登記從施行到落地還需要3~4年,對市場真實影響並沒有那麼大的作用。 “今天(22日)出現的房地產板塊股價下跌,不全是政策因素,還有之前資本市場不斷的資金進入,在利空因素出臺下導致的合理拋售。”謝晨認為。 “國傢出臺一系列政策的背後更多的是整個行業回復市場化運行,減少行政化操作。”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曾向記者表示。 |